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等文件规定🙋🏿♀️:
(1)完善工资待遇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的办法,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鼓励毕业生到乡镇特别是困难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2)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𓀙、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3)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在基层特别是街道(乡镇)🤳🏽、社区(村)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4)落实完善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5)将求职补贴调整为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展到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
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0️⃣,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
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2)自2012年起5️⃣,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市(地)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招录公务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录用计划应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3)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